中国中铁党委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意在言外网
2025-04-05 08:36: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就是要求年轻干部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化工研究院逐步突破并完善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的催化剂、合成工艺等关键环节,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去年以来,平煤神马集团立足高端硅碳等基础材料优势,在中试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年产2000吨碳化硅半导体粉体项目(一期),吹响了量产的冲锋号。
我们从2020年起就开展了《聚合物增强用纳米金刚石》国际标准提案的预研工作,提出了标准研制方案,并于去年获得正式立项批准。《超硬磨料纳米金刚石》《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研磨液》两项国家行业标准均是由联合精密主持制定。该装置采用的工艺技术为上海化工研究院在全球首创,工艺全流程均采用国产化设备。碳化硅半导体粉体是重要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子和微电子、5G基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未来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开发的芯片封装高效精密切割用金刚石砂轮产品,保障了我国半导体领域供应链安全需求。
我们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是制造这种高强度缆绳的主要原料。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谈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悬崖村时说:看到村里的孩子们常年在悬崖上爬藤条,上山下行安全得不到保证,看了以后心情还是很沉重,也很揪心。
揪心两个字,让在场所有人感触深刻。从吃饱穿暖的心愿,到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的生动现实,如今,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总书记的这份农村情结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巨大动力。从2017年强调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到2020年强调乡村建设要抓紧干起来,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再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书记始终把农民群众的梦想放在心中,落到实处。我国是农业大国,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还是在新时代的当下,农民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上个世纪60年代末,还不到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了陕北农村,一干就是7年。
总书记对李连成说:你今天讲的这些,恰恰是广大农民对幸福生活追求的要求,一些已经做成了,一些还在做的过程中,一些是下一步准备要做。2018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考察。2022年3月,在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益西达瓦给总书记展示了悬崖村今昔对比的两张照片。谈及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总书记说:我们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
在三河村,沿着坡陡弯急的盘山路,他先后走进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户贫困家庭看望,察看门前的扶贫联系卡,同群众亲切拉家常,询问生活情况、产业发展、收入多少、孩子有没有学上……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从农村一路走来,劳动的底色,铸就了为民的本色,他对黄土地和世世代代依靠土地谋生的老百姓,有着深深的感情。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回忆自己在梁家河插队的岁月,说起那时老乡送来给他改善生活的酸菜,令他至今念念不忘。总书记说,大小凉山是他一直想来的地方,人民的美好生活里,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右图为2020年5月13日,悬崖村村民带着行李通过钢梯下山,搬迁至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的新家。2020年5月14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悬崖村村民某色伍哈入住新房。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2018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考察。
谈及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总书记说:我们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为老百姓办实事,特别是要对农民群众帮扶一把,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惦念和为政的初心。总书记说,大小凉山是他一直想来的地方,人民的美好生活里,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回忆自己在梁家河插队的岁月,说起那时老乡送来给他改善生活的酸菜,令他至今念念不忘。到农村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总会问一句话:你们还需要些什么?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用河南方言向总书记道出了农民的八个梦想——想脱贫致富,想就地城镇化,想给孩子找个好学校上学,想让村里有一个好的文化场所……总书记听完后感慨:这真是我现在希望听到的。彼时,脱贫攻坚正处于关键时期,一个都不能少是承诺,也是鼓劲。
我国是农业大国,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还是在新时代的当下,农民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时常谈起自己在农村的生活经历,言语之中饱含着对乡亲们和农村深厚的情感。
这份特殊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于每年两会期间他与代表委员的交流中。2020年5月14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悬崖村村民某色伍哈入住新房。
2017年,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谈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悬崖村时说:看到村里的孩子们常年在悬崖上爬藤条,上山下行安全得不到保证,看了以后心情还是很沉重,也很揪心。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从农村一路走来,劳动的底色,铸就了为民的本色,他对黄土地和世世代代依靠土地谋生的老百姓,有着深深的感情。2022年3月,在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益西达瓦给总书记展示了悬崖村今昔对比的两张照片。上个世纪60年代末,还不到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了陕北农村,一干就是7年。在三河村,沿着坡陡弯急的盘山路,他先后走进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户贫困家庭看望,察看门前的扶贫联系卡,同群众亲切拉家常,询问生活情况、产业发展、收入多少、孩子有没有学上……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看到曾经令他揪心的悬崖村今非昔比,总书记非常高兴。从吃饱穿暖的心愿,到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的生动现实,如今,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总书记的这份农村情结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巨大动力。
总书记对李连成说:你今天讲的这些,恰恰是广大农民对幸福生活追求的要求,一些已经做成了,一些还在做的过程中,一些是下一步准备要做。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从2017年强调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到2020年强调乡村建设要抓紧干起来,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再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书记始终把农民群众的梦想放在心中,落到实处。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
右图为2020年5月13日,悬崖村村民带着行李通过钢梯下山,搬迁至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天天学习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悬崖村今昔对比:左图为2016年5月14日,悬崖村的孩子们攀爬木梯回家。揪心两个字,让在场所有人感触深刻
正如总书记所说,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开班第一课上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现场。
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2019年至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曾经6次来到这里出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其中3次是在3月1日这一天。